在电镀、冶金、表面处理等工业领域,锌镍综合废水的排放始终是环保治理的重点难题。这类废水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的游离态锌离子(Zn²⁺)、镍离子(Ni²⁺),还常裹挟着与 EDTA、柠檬酸、氨等形成的稳定络合物,成分复杂程度远超普通工业废水。
处理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你处理不了的,从来不是“游离锌镍”,而是“络合态重金属”。为了提高镀层质量,会大量使用EDTA、柠檬酸、氨水等络合剂。这些络合剂会把锌离子(Zn²⁺)、镍离子(Ni²⁺)牢牢护住,形成Ni-EDTA、Zn-氨络合物,稳定性极高。
你加碱?想使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难以破坏其化学键。你加无机硫化物?它照样溶在水里。所以传统化学沉淀法根本破不了这层“防护罩”。
二、传统处理工艺往往会产生大量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污泥。若污泥处置不当,不仅会增加固废处理成本,还可能导致重金属再次溶出,形成二次污染,违背废水处理的环保初衷。
三、工业生产状况的频繁调整,会导致废水的 pH 值、重金属浓度、污染物种类等参数剧烈波动,对采用传统方法处理的结果会有较大不利的影响。
破局关键:不是“沉淀”,而是“螯合”!
目前行业内公认最有效的处理技术是以重金属捕捉剂螯合沉淀法为核心的组合工艺,通过 “破络 - 螯合 - 混凝 - 分离” 的全流程协同作用,实现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
1.预处理:破络与 pH 值调节
预处理是突破络合态重金属处理瓶颈的关键环节,核心目标是破坏络合物结构,释放游离态重金属离子,并为后续反应创造适宜的化学环境。
对于 EDTA、柠檬酸等有机络合剂,可采用氧化破络法或酸性破络法,通过调节 pH 值至强酸性,利用氢离子竞争络合位点,削弱络合物稳定性。
pH 值调节:破络完成后,需将废水 pH 值调节至 8-9 的弱碱性范围。这一环境不仅能增强重金属捕捉剂与锌镍离子的配位反应活性,还能减少酸性条件对后续药剂的消耗。
2.螯合沉淀
重金属捕捉剂Eugene NT-505是螯合沉淀法的 “核心武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强配位基团,能像 “分子钳子” 一样特异性识别锌、镍离子并与之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稳定的、水不溶性的高分子螯合盐。
相比传统沉淀法,Eugene NT-505对络合态锌镍的去除率可提升至 90% 以上,且适用 pH 值范围更广(2-9),受水质波动影响较小;同时,生成的螯合沉淀颗粒更大、结构更稳定,便于后续分离。
3.混凝絮凝与沉淀分离
螯合反应生成的微小颗粒需通过混凝絮凝过程聚集成大絮体,才能实现固液分离。(推荐可以使用我司特有的矿粉絮凝剂,比传统絮凝剂效果更好,使用量及污泥量更少,反应也更快)
4.深度处理:实现水质高标准达标
若出水需满足回用要求或超低排放标准,可增设深度处理单元:
过滤工艺:采用砂滤、活性炭过滤或膜过滤等技术,去除上清液中残留的微量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
吸附处理:通过沸石、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材料,进一步降低水中溶解态的微量重金属离子,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实践案例
最近华东地区某电镀厂反映,他们用了我司的 Eugene NT-505 ,效果非常理想。
原水锌22.1mg/L,镍0.42mg/L
经过“酸性破络 + NT-505 + 混凝絮凝 + 砂滤”流程后:
投加0.3ml/L:锌降到1.25mg/L,镍降到0.15mg/L
投加0.5ml/L:锌降到0.58mg/L,镍降到0.08mg/L 。
| 原水 | NT-505 0.3ml/L | NT-505 0.5ml/L |
锌(ppm) | 22.1 | 1.25 | 0.58 |
镍(ppm) | 0.42 | 0.15 | 0.08 |
产品特点:
该药剂的优点在于——能主动识别Zn²⁺、Ni²⁺,像夹子一样牢牢锁住,形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螯合物,沉淀彻底,不返溶。
pH适应广:2~9都能用,适合水质波动大的车间。
抗络合能力强:可应对各式络合剂难题。
一剂双除:一剂添加,锌镍都可同时处理达标,降低处置成本。
结语:
NT-505这类新型重捕剂相较传统重捕剂:用量少、效果稳、一剂搞定锌镍离子,达标无忧,处理总成本更低。
环保越来越严,锌镍超标不再是“小问题”。与其天天提心吊胆,不如一次把事做对。选对药剂,用对工艺,废水达标其实没那么难。
如果你厂里也正被锌镍困扰,不妨找我们专业团队做个免费小试,测测你的水质,定个精准方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