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有关部署,逐步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生态环境行业特点,以市场和管理需求为导向,链条完整、制度健全、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切实解决成果信息不对称、成果供需脱节、成果转化链条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对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范畴进行了清晰明确的定义,提出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能力、健全科技成果评估体系、开展科技......
12月7日,首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产业协同发展论坛在渝举行。 论坛上,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张勇宣读了第一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产业协同发展论坛官方发布的《重庆共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境产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重要供给侧,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创新主体和实践主体。生态环境产业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惠及民生福祉的优质环境产品,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产业。长江经济带聚集了总量高达万家、全国40%以上的生态环境产业,是中国最为发达的环保产业聚集地。因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发展需要建立竞争有序,合作频繁的良性产......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电镀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农副食品加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平板玻璃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农药制造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有色金属工业》等五项环境保护标准。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就《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电镀工业》等五项标准的意义、制定思路以及主要内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标准的定位与意义是什么?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排污单位对自身排污状况开展监测,排污单位开展排污状况自行监测是法定的责任和义务。自行监测作为一项技术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